近日,K8凯发生物自主研发的两款呼吸道感染症候群小联检产品——甲型流感病毒、乙型流感病毒、呼吸道合胞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(荧光PCR法)(国械注准20253401746),肺炎链球菌、流感嗜血杆菌、肺炎衣原体核酸检测试剂盒(荧光PCR法)(国械注准20253401714),同时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注册批准,实现“病毒+细菌”双覆盖。
K8凯发生物继此前人博卡病毒+人偏肺病毒小联检产品获批后,再度扩容呼吸道感染症候群小联检系列,不仅实现了对病毒性病原体的深入覆盖,更将范围扩展至细菌性病原体,持续推进“小而全、灵活选”战略布局。
甲型流感病毒、乙型流感病毒与呼吸道合胞病毒(RSV)是引起全球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毒病原。世界卫生组织(WHO)数据显示,流感每年在全球造成约10亿人感染,300万—500万例重症,死亡29万—65万例。在我国,流感的疾病负担尤为沉重,每年导致约1.09亿人感染,超过109万例患者需住院治疗,并造成约11.4万人死亡,相关经济负担高达89.06亿美元,相当于2019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(GDP)的0.06%。
与流感病毒相比,RSV感染同样不容小觑。RSV是5岁以下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的“头号元凶”,在1岁以下婴儿中的死亡风险甚至是流感的5倍。2019年,中国5岁以下儿童RSV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发病约350万例,住院病例62万—95万,均居全球前列。
与此同时,下呼吸道感染(LRI)也是全球第四大死亡原因。其中肺炎链球菌(SP)、流感嗜血杆菌(HI)和肺炎衣原体(CP)是导致LRI的主要细菌性病原体。国家疾控中心研究数据显示,在5岁以下肺炎患儿中,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的检出率分别居第一、第二位,与肺炎衣原体三者合计检出率高达60.5%(SP 38.5%,HI 20.3%,CP 1.9%)。
由于不同病原感染的临床症状高度相似,多表现为发热、咳嗽、流涕等,且混合感染普遍存在,包括病毒+病毒、病毒+细菌、细菌+细菌、细菌+非典型病原体等,临床诊断复杂。同时,不同病原的临床管理差异显著,例如,流感需在48小时内使用抗流感药物,可缩短病程30%以上,病死率下降约50%;针对RSV感染暂无特效抗病毒药物。在细菌感染方面,不同靶点的抗生素治疗选择也存在差异。如肺炎衣原体感染推荐首选大环内酯类药物(如红霉素),而肺炎链球菌对红霉素耐药率高达90%,推荐选用青霉素或氨苄西林等药物治疗。因此,精准病原学检测对于指导临床合理用药、降低重症风险和遏制抗生素不当使用具有关键价值。
K8凯发此次获批的两款小联检产品,均采用多重荧光PCR技术,具备高灵敏度、高特异性、操作简便等特点,可结合K8凯发“6/3+X呼吸道感染核酸快速检测方案”,实现统一采样、统一扩增、多病原同步检测。该系列产品支持门诊、急诊、住院等多场景灵活组合使用,既可独立应用于特定病原的鉴别检测,也可与其他产品配合,形成覆盖常见呼吸道病毒、细菌、真菌、非典型病原体及耐药基因的完整检测矩阵。
K8凯发生物通过持续完善呼吸道感染检测产品布局,致力于为临床提供“灵活适配、高效覆盖”的精准诊断工具,助力提升感染性疾病诊疗水平,为遏制微生物耐药、降低公共卫生负担持续贡献力量。